發(fā)布時間:2016-10-29 18:37:36 閱讀次數:
近幾年,眾籌固然在主流社會風生水起,但它其實并不是一個新概念,甚至都算不上一個現代的概念。最早的眾籌項目之一成就了紐約的一個旅游景點。美國自由女神像委員會湊不出三分之一的費用,而當時的紐約州州長格羅弗·克利夫蘭(Grover Cleveland)又不愿意掏錢。無計可施的情況下,《紐約世界報》(New York World)發(fā)行人約瑟夫·普利策(JosephPulitzer;是的,就是那個普利策)訴諸自己的報紙,在幾個月內籌集了10萬美元。
奧拓思維
今天的眾籌項目可能不會像在紐約港看到自由女神像那樣具有歷史意義,但依然對我們經營業(yè)務、相互支持乃至影響經濟的方式產生巨大影響。下面就來看看,眾籌將占據未來哪些領域,以及下一步的進展將是什么。
房地產
房地產和眾籌也許并不像是天生一對,但房地產行業(yè)有幾個較小的領域已經啟用了眾籌——比如為商業(yè)投資提供贊助。自己創(chuàng)辦企業(yè)還需要數百萬美元的資金,但今天的房地產投資者只需要幾千美元,就可以在像RealtyMogul.com這樣的網站上小試身手了。
RealtyMogul.com允許合格的投資者(年收入達到一定水平或個人凈資產超過100萬美元)共同參與項目眾籌,一起獲得可觀的投資回報,同時免去了日常物業(yè)管理的麻煩。我自己就在嘗試該服務,相對于其他投資選項,其表現相當不俗。
禮品心愿單
現在已經有類似Honeyfund這樣的網站,幫助參加婚禮的賓客為新人的蜜月旅行和大件禮品湊錢。但在線零售商亞馬遜(Amazon)正準備讓眾籌式的禮品心愿清單成為其日常交易的一部分。試想,若有夫妻想要那種能為人著想的昂貴智能家電,他們就可以設立一個眾籌式的禮品心愿清單,為該項目發(fā)起眾籌,讓朋友和家人都出點錢,直到湊夠所需的錢。
產品驗證
有了眾籌,創(chuàng)業(yè)者不用再面對產品驗證過程中的不確定性。正如通用電氣(GE)孵化器FirstBuild的產品宣傳員泰勒·道森(Taylor Dawson)所說,產品開發(fā)人員們明白,要知道一款產品能否賣得出去,唯一途徑就是說服人們先掏腰包。道森詳細闡述了他在Indiegogo上將產品推向市場的歷程,他們通過包括Indiegogo在內的眾籌渠道推出了八種不同的產品。最終,他們獲得了30萬美元的銷售額,對他們的價值主張也有了足夠的信心,進而將產品開發(fā)活動向前推進。
如果你也想使用這樣的眾籌方式,你需要一個最小可行產品(MVP)概念——也就是說,要有足夠具體的想法和足夠獨特的銷售主張(USP),以獲得眾籌買家的興趣。
毫無疑問,曾通過這些渠道推出過產品的品牌將享有優(yōu)勢,但即使是新公司也可以通過這種方式推出自己的產品。你還是需要做一點市場營銷和品牌推廣方面的投資,讓你的眾籌項目顯得更加正規(guī),但如果做得好,這筆小小的投資仍然會為你節(jié)省大筆資金,比舉行正式的產品發(fā)布會要省錢得多。
股權籌資
2012年,《促進初創(chuàng)企業(yè)融資法案》(JOBS Act)正式生效,在上市前的融資上給予了小企業(yè)更多的靈活性和自由度,為股權眾籌等機遇打開了大門。舉個例子,法國氣泡酒公司LeGrand
Courtage通過眾籌渠道籌集了約40萬美元,使所有者坦雅·??思{(Tawnya Falkner)獲得市場營銷和管理庫存所需的資金,在一年內使營收增長450%。
雖然通過眾籌籌得數百萬美元,并將產品推向市場的事的確存在,但它不是常態(tài)。然而,法規(guī)正在改變,而這樣一來,對那些不符合傳統(tǒng)風險投資或天使投資要求的公司來說,眾籌可能會成為一個更加可行的選擇。如果你落入這一范疇,這方面絕對有一些值得關注的進展。
風險投資
在最近的分析中,CB Insights公司發(fā)現,2009年到2013年之間至少籌集到10萬美元的443家硬件初創(chuàng)企業(yè),最終都拿到了3.12億美元的風險投資。風險投資商已經注意到,眾籌可以制造市場吸引力,引發(fā)熱議,并提供一些資金。如果可以看到一款產品正在找到它的受眾,風險投資人就會更加熱心,這樣一來,那些原本可能被忽略的概念就得到了新的融資機會。
眾籌專業(yè)化
在Kickstarter這樣的網站上,眾籌產品有廚房用具,也有那種親自動手型創(chuàng)意站的試點項目——目的是供孩子在校內創(chuàng)造藝術作品。在這種雜亂的格局中,不僅買家很難與有興趣支持的產品建立聯系,而且單個產品也很難脫穎而出。
因此,未來可能出現更專業(yè)化的眾籌平臺,就像建立在捐贈基礎之上的YouCaring,它為需要承擔醫(yī)療費用以及家庭出現緊急情況的參與者提供幫助。由于JOBS法案的推行使越來越多的企業(yè)進入眾籌市場,將來可能會出現更多的平臺,方便初創(chuàng)企業(yè)向投資者融資并籌集資金。
眾籌投資組合
目前,考慮到有成千上萬的項目在爭奪我們的注意力,要確定真正該投資什么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有鑒于此,眾籌業(yè)內人士認為,眾籌基金最終會采取共同基金的架構,用戶可以投資一個項目組合,具體視他們的興趣而定。這樣做可以讓投資者在決定“投什么”時少一些猜測,并在資金策劃方面給予專家更多的決定權,這樣一來,那些潛在贊助者憑一己之力無法在飽和市場中找到的產品,也能重獲希望了。
目前,眾籌讓最荒誕的想法也有可能變成現實??v觀當前的眾籌浪潮,從籌錢建造“北蘇丹王國”的父親,到PC版太空模擬游戲,應有盡有。就連史密森尼學會(Smithsonian Institution)都訴諸眾籌,來保存尼爾·阿姆斯特朗(Neil Armstrong)登陸月球時所穿的太空服。
無論這些交易市場在未來如何變化,今天的創(chuàng)業(yè)者們可以利用眾籌做到各種事情,從測試創(chuàng)意的受歡迎程度,到推出產品——可以順道爭取一批粉絲,也可以跳過啟動過程原本所需面臨的障礙和時間限制。